雷达库克船长系列R32148162腕表

实地探访Rado瑞士雷达表核心生产机密,亲历一件高科技陶瓷的诞生

2024年06月11日 09:44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表家号 作者:万表琦观

瑞士在欧洲以安全著称,往返瑞士小二十年,从未接受过警察盘查。我今年第一次接受警察仔细盘查,发生在瑞士邦库尔Boncourt。而一位在我们视野里消失了多年的老朋友,竟然在这趟旅行中惊喜现身,这是一趟怎样的奇妙旅程,且听我细细道来。

瑞法边界邦库尔Boncourt小镇路标

邦库尔Boncourt小镇,地处汝拉山区瑞法边界。登记在册的人口仅1000多人。若不是Rado瑞士雷达表邀约,去参观他们的陶瓷生产厂,我甚至不知道瑞士有这号地方。2012年斯沃琪集团开始在这里的工业园建设生产基地,2023年8月,专为Rado设立的陶瓷厂在这里开始生产。

斯沃琪集团在瑞士邦库尔的工业园区

这趟参观的前一晚,我们被安排住在距离Rado总部和陶瓷厂都很近的索洛图恩。酒店门口就是索洛图恩的地标,索洛图恩大教堂。因为与其他厂参观不同,考虑到我们在了解过程中会有很多技术探讨,所以Rado中国的小伙伴特别跟总部申请,需要一位懂中文又懂技术的专业人士协助我们翻译。

这位专业人士在我们晚餐集合前,跟我们自我介绍她叫Diana,而我则直接称呼她邵小姐。当听到我报出她的姓氏,她惊讶的瞪大眼睛

“你认识我?这么多年过去没想到还能被认出来。”

作者与邵渝女士在索洛图恩

当然,她可是个风云人物。Rado瑞士雷达表作为中国第一支外商广告,在8090年代创造了销售奇迹,“永不磨损”的广告词更是深入人心。而她就是Rado瑞士雷达表那个时代的缔造者之一,当时的中国区市场总监邵渝女士。如今的她和先生定居在瑞士,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次是受老东家之托,与我们一起参观讲解。

在精心准备的欢迎晚宴上,Rado 瑞士雷达表全球市场副总裁Rico Steiner先生和全球传媒负责人Daniela Lerch女士与我们一起畅谈,向我们介绍Rado目前研发的先进技术,同时也跟我们了解中国客户的产品反响。

斯沃琪集团在瑞士邦库尔的工业园区

ETA机芯厂,Nivarox游丝厂邦库尔分厂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启程驶往邦库尔。当驶入斯沃琪集团工业园区以后,ETA机芯厂,Nivarox游丝厂,斯沃琪集团的各种标志和路旗便出现在我们面前,斯沃琪与宝珀五十噚的联名款就产自这里。最后汽车停在了集团旗下Comadur专门为Rado瑞士雷达表设立的生产分厂。

Comadur在邦库尔为Rado瑞士雷达表成立的分厂

这里需要普及一下Comadur,它是斯沃琪集团下的一个部件生产机构,主要负责生产集团内品牌所需的陶瓷部件和宝石轴承,总部位于力洛克。而我们参观的邦库尔这个部分,是这个工业园建成后,Comadur专门把为生产Rado高科技陶瓷组件的部分独立出来搬到这里,所以也可以看做是Rado的高科技陶瓷组件厂。这就是集团的高水平工业垂直整合优势。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生产参观接待室

Rado瑞士雷达表全球 CEO Adrian Bosshard 专程从总部赶来欢迎中国客人

在参观开始之前,Rado瑞士雷达表全球CEO Adrian Bosshard 先生专程从总部伦瑙赶来,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并简短的向我们介绍了最近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情况。接下来的参观,由于全程涉及生产机密,拍摄设备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所有的生产环节图片,均由官方提供。而且进入到生产车间之前,我们需要无尘化的全部武装。


Step.1

设计模具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一体成型模具制作

如果我们把一枚Captain Cook库克船长非破坏性的拆解,刨除金属和机芯部件,仅表壳和表链部分,我们可以拆解出18个不同形状的部件。所有部件是一体铸型的,从真我系列的前身R5.5系列开始,雷达表已经实现此技术。这就需要每个部件都有相应的模具,才能实现下一步骤的生产。所以Rado瑞士雷达表陶瓷部件的第一步,就是为每个部件设计模具。而陶瓷部件会在烧制过程中有23%的体积缩减,这也是在设计模具之初,就要考虑到的因素,所以模具采用极高密度的材料制成。

Step.2

注塑

高科技陶瓷烧制前的原材料为氧化锆粉末

注塑工艺所用的原材料,就是氧化锆粉末。我们在现场看到氧化锆的原材料一般都是樟脑丸大小,在工厂通过机械研磨成细致的粉末,再注入聚合物粘合剂,彩色陶瓷还需要再这个步骤注入颜料,才能到注塑的机床。

True Thinline真薄系列新叶腕表染料在注塑过程已经注入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注塑过程

当模具做好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将半液态的原材料通过机器注入到模具。这个注入过程几乎是瞬间完成,同时要以1000巴的极大压强注入。因为这些对最后烧制成型的结果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精准控制。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注塑成型

Step.3

烧结

烧结是陶瓷材质生产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我们看到了车间里不同颜色来区分温度的烤箱,所有经过注塑完成的半成品,经过最高1450℃的长时间烧制,最终达到1250维氏硬度。每个陶瓷部件仅烧制过程,都需要几天的来完成。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高温烧结过程

经过高温烧结后,它就已经成为了高科技陶瓷了,而奇妙的变化也在这个过程发生。烧结后的部件体积缩小了23%,所需的颜色也在这个步骤完成后显现出来,而且烧结后的颜色与注塑之前的的颜色是发生变化的,这些原料配比,是需要保密不能对外公布的。


Captain Cook高科技陶瓷镂空腕表“炽焰库克”

而Rado瑞士雷达表的独家绝技,缔造“炽焰库克”的等离子高科技陶瓷工艺,我这次没能亲眼见证,有些小遗憾。这种达到20000℃高温的电炉,使陶瓷经过烧制达到金属色泽的工艺,基于保密和调试复杂的原因,依然保留在Comadur力洛克。

Rado瑞士雷达表等离子高科技陶瓷锻造炉20000度高温下使陶瓷呈现金属色泽

Step.4

加工打磨

所有高科技陶瓷部件的局部细加工都需要钻石刀具进行

经过烧结的陶瓷部件,已经具备了高科技陶瓷的属性。接下来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细加工了。由于烧结后,高科技陶瓷已经达到了1250维氏的硬度,必须使用更为坚硬的钻石工具,对高科技陶瓷进行打磨。而且与打磨金属不同,同样步骤打磨一个金属部件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打磨同样的陶瓷部件则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Step.5

抛光

打磨完成的组件,会被送到抛光车间。在这里所有的陶瓷组件经过与微小陶瓷颗粒的摩擦,一段时间以后会变的更加的润泽,我们佩戴陶瓷腕表的亲肤感,这个过程功不可没。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表壳抛光过程

抛光桶的大小和抛光过程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洗衣机,你可以把这些微小的陶瓷颗粒理解为洗衣机里的水。这个抛光桶经过调节可以实现搅动和高频振动,使陶瓷部件的每个细小角落都有同样的润泽感。不过这个过程可比洗衣机运行的持久,一批陶瓷部件需经过两种不同体积的颗粒桶中,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抛光工序。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表壳抛光过程

在抛光车间,我们被允许亲手触摸这些用于给陶瓷组件抛光的微小纯白色陶瓷颗粒。一种是如上图所示的颗粒,还有另一种与味精大小和形状相似的颗粒。这些颗粒非常的润滑,而且是湿润的,没有任何的异味。

True Square真我系列“白方”开芯机械腕表

Step.6

附加工艺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喷砂工艺

到上一步为止,一个基础的陶瓷部件便已经制作完成,组装后便可以送去质检了。但是如果这枚腕表的设计还有其他附加工艺,则需要进一步完成。附加工艺有很多,我把他们归结在了一起。

如上图所示,如果一枚腕表的表壳或者表链需要有哑光效果,精密的喷砂工艺处理,可以既保证陶瓷的润滑质感,又呈现出磨砂的视觉效果。

Rado瑞士雷达表高高科技陶瓷表圈刻度工艺

而高科技陶瓷腕表的刻度,或者其他功能如果设计在表圈,则需要使用激光技术雕刻,再由制表师通过微型针头,细致缜密的将一种特殊漆料,填入激光雕刻出的凹面。这种漆在干燥后会永久粘合于陶瓷表面。填料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保证表圈的平滑。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才可以完成。

Captain Cook 库克船长高科技陶瓷镂空腕表“苍焰库克”表圈刻度工艺

Step.7

组装质检

我们参观的因为是陶瓷制作过程,所以这里的质检不是Rado的整表质检,而是组装完成的陶瓷组件。

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表链组装与质检

这些组装好的高科技陶瓷成品,经过Rado严苛标准的检测,最终将被发往位于伦瑙(另译:朗瑙,鲁瑙)的Rado瑞士雷达表总部,组装成整表后销往世界各地。

说实话,十几年间通过与Rado的接触交流,对于Rado瑞士雷达表高科技陶瓷的制作过程,我早已熟记于心,并且经常与我的表友们分享。但当我此次亲眼见证整个过程,见证它从一堆粉末变成一枚枚华丽的腕表,过程还是无比的震撼。我线下与表友交流时常说,拥有一枚Rado的高科技陶瓷腕表,如同见证了一枚恒星的诞生。因为一枚等离子高科技陶瓷的烧制温度,可是远远高于了太阳的温度。

Rado瑞士雷达表等离子高科技陶瓷在2万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

3万年前,人类已经学会制陶。3万年后的今天,我领略了科技的驱动下,最先进的陶瓷工艺。腕表市场中陶瓷材质之所以比基础制表材质的价格略高,主要是因其各个环节,需要消耗更多的制作工时。而作为陶瓷材质的鼻祖,Rado的高科技陶瓷腕表却依然能将平均价格控制在2-3万元间,与其他品牌陶瓷腕表保持显著的价格优势,这背后则更是集团垂直工业整合的实力体现。

Rado瑞士雷达表全球CEO Adrian Bosshard与作者合影

对了,前面挖的我被警察盘查的坑要填上。参观结束后,因为我还有其他行程,我让Rado安排的车将我送到邦库尔火车站。这里小到只有两个站台,去苏黎世的火车每小时只有一班,站台全露天无遮挡。恰巧赶上一片乌云过来,我就躲到地下站台通道躲雨。

这时两名瑞士持枪警察正好经过这里,可能这里地处边境,又不是旅游城市,见到亚洲面孔自然觉得可疑。他们检查了我的行李箱,我的护照,甚至是Rado给的书籍和礼物。盘查了15分钟,最后留下一句谢谢配合才给我放行。往返瑞士小二十年,我也算把我的一个难得的第一次,献给了Rado。

声明:本文为腕表之家自媒体平台“表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腕表之家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本文评分

文章中涉及到的2款产品

32 1 12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环佩
环佩

很棒的文章

59分钟前
00 00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