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表友
![Rank: 9](//www.v364n.com/bbs/105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www.v364n.com/bbs/105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www.v364n.com/bbs/1051/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认证:
![](//www.v364n.com/bbs/1051/static/image/common/renzheng.png)
勋章:
认证表主
腕表之家注册会员都可以申请 [详情]
◆
◇
|
50#
发表于北京 2020-12-25 15:32:03
|
只看该作者
对商品的包装有市场认可,应该说是“迎合市场的技术”,而不一定是“先进的理念或者技术”。
就像楼主所说的,“随着手表的主要功能逐步由计时转向装饰,工艺面向更强的机械表在1990年代开始迅速复兴。回归的机械表以工艺品甚至艺术品的面目出现,迅速占领利润更高的高端市场。精工被瑞士人的组合拳反击打得找不着北,眼里看着的是机械表复兴后的市场需求,手里攥着的却是人才和设备几乎流失殆尽的机械表产业。本质上是石英表用起来像机械表的SD表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它被包装成精度远胜普通机械表的超级机械表,阻击高档瑞士机械表。”
其实就是说明,sd这种机械与石英的混合能延续到现在,已经主要是基于市场考虑,而不是技术考虑了。
sd已经告别了它的初心。原本是为了长续航+精准,经过了精工在8f机芯的大电池、人动电能、太阳能电池等一系列探索之后,sd在功能性方面的存在价值已经可以忽略;在目前状态下,sd只能算是一块“需要保养所以更显累赘的石英表”。现在sd的存在,更多地是与这个倾向于机械表的手表市场的妥协:以“扫秒“这种大部分机械表的外在特征,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混同于机械表,在此基础上又以“精准”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既很机械、又超越机械”的存在。一物两吃,两头便宜都想占;比我精准的没我显得机械,比我显得机械的没我精准,就问你服不服……
对于这种行为,是管它叫市场“策略”也好,还是叫“伎俩”也好,总之是感觉挺鸡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