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星空下的蝎子 于 2018-8-25 10:24 编辑
方位误差这个词,估计很多表友并不是很清楚,知道这个意思的应该都见过机械表在校表仪上的误差检测过程。而维修师傅在使用校表仪测误差的时候一般会将校表仪的触头扭转几个方位,在扭转之后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两个方位的数据是有所差别的,比如说手表正面朝上测出的误差结果是稳定快每天快七秒,将触头扭转一百八十度让表正面朝下的时候测出来的误差是每天快一秒。
这个和很多元素有关,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摆轮、游丝、擒纵这三个地方。而在这三个里面,责任最大的则是摆轮,摆轮的制作非常考究,必须要保证这个摆轮的平衡度,放两张图。
(网络图片,侵删)
比如说上面两张图上,用来检测一个摆轮的平度,也就是检测一下摆轮是否完全垂直摆轮轴。还有就是静平衡测试,第二张图的做法可以检测出这个摆轮上现在是否有明显的重力不均衡问题,轻轻拨动摆轮看停止后是否总以其中一个角度向下停止。如果有这个现象就需要对摆轮进行重新调整。
还有就是游丝重力问题,当时宝玑上饶式游丝还没有被发明,游丝收到重力影响会向一边偏移,而转动一下方位又会向另外一个方位偏移,这些对走时来说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如果对应的处理办法,方位误差就会特别明显,比如说出现正面朝上显示每天快五秒,背面朝上显示每天慢十五秒,如此一来就很难调教,比如说要让误差控制在每天十秒内,那是要把机芯调快还是调慢呢?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陀飞轮的作用了,陀飞轮既然在以前被视为钟表时尚的创举,那么必然是有些问题被其解决,可这东西号称可以对抗地心引力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玄乎?你是怎么对抗地心引力的?难道这东西是反重力科技?其实就是因为受到方位误差的困扰而制作了这种东西,那个时代的制造水平要解决方位误差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让让整个擒纵系统匀速旋转起来。
如果人的肉眼可以精确到那个程度,就可以看到在一分钟内秒针走起来的样子一会快一会慢,一分钟一个周期循环。而这一分钟内的误差虽然是不稳定的,时快时慢。但是如此以来每一分钟的误差时间都是相等的,因为是匀速选择起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手表放置的方位已经无所谓了,无论你十二点朝上还是十二点朝下,每分钟的误差都是固定的,如此以来再针对每一分钟的误差进行调节,就可以让手表变的相对非常准时。这也是陀飞轮的最大作用。
综上所述是应对于怀表上,因为要知道怀表这东西基本上时时刻刻都是立起来放置的,将怀表贴身放在马甲前兜里,回到家后如果想让陀飞轮依然起到他印有的效果也是要让怀表立起来放置,就是把他挂起来。而到了手表的时代,手表上需要考虑的方位就更多了,因为手表不在有稳定的方位,带在手上各种姿势都可能跟随体验一遍。相比较而言,怀表的方位就像是二维的,手表的方位就像是三维的。而三维的方位误差平衡则是普通的陀飞轮无法解决的了。
(链接是个芝柏的三轴立体陀飞轮的视频,运动轨迹如上图)
之前看到三维立体陀飞轮可以解决手表上的方位误差问题,这个我认为不现实,比如上图是个三维立体的球形,而立体陀飞轮能解决的方位就是红线和蓝线连起来的这个路径,相对于路径外的空白处显得少得可怜,也就是说,其解决的能力依然限制于二维,只不过这个二维被扭曲了。那么是不是手表上的方位误差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其实也不是。
(配张芝柏的立体陀飞轮图片)
手表发展至今,加工车床的精度也是一直来稳步提升,在结构方面也有更多创新的东西,减少方位误差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擒纵系统,主要是摆轮和游丝完全平衡,比如说宝玑上饶式游丝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游丝受重力不平衡的问题,没有了方位上的误差,自然也就无需靠外力来平衡。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固定手表的方位,比如说座钟就无需陀飞轮,因为他始终是一个姿势摆放在那里,只要解决竖直方向的误差即可,其他几个方位的误差就无需再管了。
按照此原理也有人运用在手表上,真力时新款的立体陀飞轮(或许不能称呼其为陀飞轮,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定义它),我是在官网看到的几个运作视屏,但是可惜我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到实物视屏,具体的实物和细节照片都没见过,但是仅从运作视屏上来看,手表无论反转还是扭动,陀飞轮都会通过自我调节让陀飞轮像重锤一样始终竖直向下。
这是个古代的香炉,名字叫香球,将点燃的香块置入球内的碗中,扣上之后即便香球可以随意滚动而保持内置香块不撒落,因为这种平衡环的结构可以让内置的碗始终保持重心朝下碗口朝上的。而这种结构运用到陀飞轮上,打破固有的陀飞轮自娱自乐模式,而是始终保持一个竖直向下的姿势,那么对于误差的帮助同样是极大的,这样一来,手表就只有一个方位了,只要保证这个竖直向下的方位上误差是零,无需再管其他方位误差的问题,手表就可以做到非常精准。
只是说来惭愧,这实物也看不到,视屏也找不到,只有几秒钟转来转去的官网视屏看的眼花缭乱,没有看明白具体的原理,我表示对他的原理很费解,陀飞轮要转动就要保持动力不松懈,而在有外力加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随着地心引力任意改变姿势保持竖直向下,这个看起来有点矛盾,以后有幸看到实物的话再来详细将这个真力时的陀飞轮解析一番吧。
(真力时最新版可根据重力自行调节方位的陀飞轮)
最后总结一下,方位误差对于很多刚入门的表友来说比较陌生,但是这个东西却一直高调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代手表工匠也是费尽心思,比如怀表时代的陀飞轮和上饶式游丝,或者是双摆轮共振补偿位差等一系列举措,直至今日依然在追求这方面的超越,现在真力时的这种模式如果真如官网宣传的样式那感觉确实挺厉害的,只不过现在还是不是很了解,如果有了解的表友也可以一起来聊聊这个东西。
我个人认为,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材料和工艺提升,以最简单的结构达到突破才是最实用的方式,不过目前来说可能还不容易达到,并且这种方式带来的新闻效果也不如大复杂来的猛烈,作为现在的机械表来说,可能好玩更重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