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号称是钟表的6大复杂功能之一,深受钟表爱好者的喜爱。它的历法依据是什么?它与简单实用且价廉的年历有何关系?它与其他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万年历真的能管万年吗?
现代腕表在日期日历显示功能方面难度级别分3级:一级:日历、日历+星期(或叫双历);二级:年历;三级:万年历。其中日历和星期功能的计算依据以24小时为一昼夜,7个昼夜为一周。年历的计算依据是30天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由于考虑了二月的长度变化(平月28天,闰月29天),年历的复杂程度一下子提高了。由于每四年一次闰年的缘故,万年历自然就难上加难了。但是这也是吸引着钟表师和爱好者的地方,万年历意味着成就。
日内瓦的工匠们素有勤奋好学之名。帮助人们解决时间的谜团和日历,就成了他们能够帮助别人的特殊使命。他们的帮助是一只表,表上装有适当的指示日历的复杂功能,当然还包括小时、分钟和秒。
日期的指示在早期的钟上就有。全日历,指包括日、月和通常的月相很快就出现。到16世纪晚期,日历出现在表上。即使是在20世纪初,手表已渐渐扩大其市场的份额,制造商当时也并没有看到把日期放到手表上的商机有那么大。1904年,卡地亚给飞行家山度士(Santos Dumont)打造的手表是现代意义手表的代表。飞行家上天只需要时和分,不需要日历。第一只有复杂功能的手表仍在未来。直到1915年,制造商们才认识到日期显示的普遍需要。从那时起,日期在会议和商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经过繁重的一个工作日,男人们或女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瞧一眼手表上的日期,尽管他们已经看了多次。那么这些计算的依据,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历法是怎么来的呢?
现代历法——朱立欧历
古罗马时代,罗马人使用的年历出现了混乱。每年包含12个月,交替地为29天和30天。你不必是个数学天才也可以注意到罗马历与太阳系的天文学现实之间的明显的不符之处。所以,当树木在冬日里发芽,人们便跑去问教士们,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朱立欧·凯撒(Julius Caesar)彻底地修理了明显不体面的日历系统。他的改革是基于太阳年的长度,这个计算达到了365天5小时55分的精度。
你知道吗?3月1日曾是元旦
朱立欧·凯撒改革的日历系统中,365天是从3月1日开始的。那么每年丢掉的6小时(精确说5小时55分)则每4年补在2月(和所在年)上。议会因此深受鼓舞,议员们提议把荣誉给予他们的领导人,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他出生的那个月(按照罗马历,他出生的月份是第5个月,即Quintilis)。于是,我们现在 7月的名字就用朱立欧·凯撒的名字,即July命名。那么其他月是如何命名的呢?凯撒的养子和政治继承人欧克塔维欧斯(Octavius),或者用更容易记住的名字奥古斯都(Augustus)也被议会授予类似的殊荣。为表彰其在公元前31年的第6个月征服亚力山大、赶走安东尼和克雷奥帕特拉,罗马历的6月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我们现在的8月就被命名为Augustus。然而,跟凯撒的7月不同,8月只有30天,这是这位未来君主所不能接受的。于是,8月被改为31天。这意味着,其后的几个月都得相应调整。8月加出来的一天最终在年底的这个月得以消化。注意,罗马历的年底是2月。所以,2月被缩为28天,只有逢闰年才是29天。这种叫朱立安历的系统主宰着日常生活。
现代历法的确定——格里高利历,2100年将没有闰月
最后的改革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在1582年10月15日推行的。这个日历过去一直无懈可击,只有在2100年才会引起注意。与通常的闰年周期不同,那年将没有2月29日。原因是朱立安历比实际时间长0.0078天。为补偿这个误差,闰年不得不每400年取消3次,或者是在每个不可被400整除的年份(1700、1800、1900、2100、2200等)里取消。自万年历进入钟表以来,制表师们一直不必过分关注格里高利历法,因为在1900年到2100年之前,万年历是不需要考虑这个微小的误差的。
万年历的显示方式更像时尚潮流
日期是由指针指示还是数字盘指示并没有技术上的差异。盘式显示需要表盘上开个窗口,而指针显示则需要表盘上印有相应的数字。选择哪种显示,基本上是由当时的时尚和设计师的口味决定。而且有趣的是,盘式显示和指针式显示每隔几年便会交替。这很像时装的潮流(尽管传统的制造商并不情愿把自己与时装联系在一起,但是顾客的口味决定他们的商业效益)。总体上说,数字式的日期显示比指针式的更容易识别。尽管如此,很多人仍戴上眼镜看日期。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格拉苏蒂镇的朗格(A.LANGE)在1994年发起了“大日历”(large date)技术的复兴。那不是全新的主意。从1932年开始,很多瑞士表厂就已经开始使用大日历了,比如,索维(Sovil)的方型的年历模型。这个年历模型有两个盘,一个盘负责十位数,另一个负责个位数。通过这种方法,日历的显示可以做得更大,更容易读。再比如1934年,海芙提亚(Helvetia)的更简单的模式,还有弥莫(Mimo)的弥莫表(Mimometer)。机芯制造商维纳斯(Venus)也曾制作日历显示。朗格的优势没有保持许久。很快,业界的其他人都认识到了大日历作为一个复杂功能其实是多么的实用。
万年历腕表,1925年才出现
1925年,万年历进入手表。然而,制表师也一直在忽视格里高利教皇十三世的规矩。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即使是各种条件都具备,要让一个 机械装置的程序每400年自动记住3次闰年,这个技术未必有其实际意义。但是,万年历还是能在100年内保持精确的。这100年刚好包括了2000年这年。凡是能用400整除的年份,闰年和那年的2月有29天都能实现。不幸的是,万年历的复杂机械结构并不那么容易被欣赏到,因为它以一种相对隐蔽的形式存在着。这种极具智慧的机构由60多个零件组成并装在独立的夹板上且正好位于表盘的背面。万年历可以跟不同的机芯搭配。它的大脑是月轮。月轮经过程序设计,刻有不同的凹陷,分别表示不同的长度。负责显示的挺杆紧贴着月轮(凸轮)的边缘,日复一日,决定着下月是从28日开始,还是29日、30日或31日开始。有这套系统,万年历可以精确显示日期和月份。更简单、造价低些且更实用的变种是所谓的年历。这种机构只区分月与月之间的30日或31日。只有2月除外。这个月,一项简单的手工调整即可保持365天不用再调。而这种年历足以保证每天的准确显示。
30年阴历钟
制表大师米歇尔.帕玛钱宁(Parmigiani)在修复一个回教历钟时获得灵感,于2011年推出的30年不间断阴历钟能以30个阴历年为一周期进行运算,准确地依照其中19个平年及11个闰年做变换。以巴黎天文台的星历表为基础,帕玛钱宁的三十年阴历是一种理论,因为它是建立在对天体力学运动的观测结果上,因为钟表史上尚未出现过不间断运行的阴历设计。无须使用者进行任何操作,不间断的日历功能将自动随着阴历周期而变换;不仅如此,此款阴历钟还提供两种不同闰年周期选择,只需先得知该处适用的阴历类别,并于当地调校即可。
万年历贵在方便
对万年历表来说,所谓的四年轮是核心。这四年轮的周转决定着闰月的出现。更高的台阶推动着四年轮。这些台阶被压杆感知,最终显示正确的日期。万年历被高端厂家相继开发并完善。万国表(IWC)开发了一套机械装置,这个装置不需要任何纠错设施且能快速调整。月相也一并被控制,所以也不需单独调整。1985年,万国表的首席设计师克劳斯先生(Kurt Klaus)研制了万国表的万年历。这款机芯共有400多个零件,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使用的简便性。这个万年历的日历显示装置最长的传动轮系与擒纵轮系间的减速比为63亿比1之小,而且装置有一个百年显示片,顾名思义,每百年才需要换一次以调校四位数年份显示中的后两位数字。 “真正精巧的地方是它容易使用。” 克劳斯先生说。这或许指出了高复杂手表的设计方向。